探访红色景点,追忆红色故事。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加强对于全院师生的党史教育,新葡萄8883官网AMG党委在“西外英文”微信公众号推出“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专题栏目。红色印迹“云”参观,峥嵘岁月共感怀,置身于红色景点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身影。铭记历史守初心,锤炼才干行使命,学院师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建功立业。
景点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一、景点介绍
长影旧址博物馆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是长影集团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占地面积46,137平方米,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呈现了电影艺术、电影道具、电影特技、电影工艺、电影生产等多重主题,展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历史史料,用厚重新颖的展陈形式全景展示了长影的光辉历程和艺术成就,是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进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
长影旧址博物馆建筑面积37,549平方米,包括原主办公楼、摄影棚、洗印车间等,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呈现电影艺术、电影道具、电影特技、电影工艺、电影生产等多重主题,打造长影洗印车间展区、长影电影院、主题影音乐厅(长影乐团)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
长影旧址博物馆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展区、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长影乐团)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等。
走进博物馆,1937年“满映”建厂时日本人镶嵌的两条马赛克青龙图案呈现在脚下,青龙中间是“满映”的建筑平面图,五彩斑斓的琉璃墙壁尽头是五位创始人的雕像。
这里记录着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兴建与衰亡,以及东北电影公司的成立与迁移。展厅中间按照1:1.5比例还原了兴山时期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门。
长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电影制片生产基地,从创建伊始,就承载着党的重托和新中国文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在党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长影领导集体带领长影人勇敢前行,创作出品了一大批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像,为民族铸魂的优秀影片,在新中国电影史册上写下了光荣与梦想,辉煌与希望。七十年来,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长影视察,不仅给长影人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也给长影的电影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长影洗印车间建于1937年,1939年正式投入使用,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洗印车间。该洗印车间的洗片大厅生产线是中国唯一一条对外开放的电影洗印生产线,集中展现了电影胶片从冲洗底片到印制拷贝的生产过程,游客可近距离了解电影洗印生产的技术工艺。
二、景点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许多“第一”由长影创造
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影片生动揭露了蒋介石卖国内战和独裁的丑恶面目,歌颂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由陈波儿编导,1947年11月完成)。在一座木偶戏舞台的后台,国民党领袖正要粉墨登场,一个帝国主义特使带着飞机大炮匆匆赶来,他以这些武器与这位领袖换取了中国的主权。于是这位领袖便登台亮相。共演出四出戏。第一出:“跳加官”,讽刺他们用漂亮的词句粉饰现实的两面手法。第二出:“花子拾金”,为小丑自白,即让他们在公众面前自我剖白。第三出:“大登殿”,嘲弄他们用召开“国民代表大会”的手段,实现登基称帝的目的。此时皇亲国戚们纷纷上殿庆贺,结果为了一根骨头争吵成一团。第四出:“四面楚歌”,那位领袖正在命令增加苛捐杂税时,探子接二连三地报告各方面失败的消息,这时人民反抗,战火四起,这位领袖终于烧得焦头烂额,奄奄一息。帝国主义的又一个特使急忙赶来给他注入强心剂,但也无济于事。那位登基称帝的领袖不过是做了一场皇帝梦。
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影片描写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内战,但在人民力量打击下,最终失败,好似鳖在瓮中一样。它的摄制完成,揭开了人民电影美术片的制作史页(由朱丹编剧,方明导演兼动画设计,1948年12月完成)。
新中国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影片对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扑灭鼠疫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同时开创了科教电影创作的历史,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袁乃晨编导,1948年夏完成)。
新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影片生动表现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演员的表演自然朴素,表演艺术家陈强在片中饰演一位老农民,这是他初登银幕之作。后曾扮演《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以演反派而著称。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1949年5月拍摄完成。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角出现在银幕上,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导演王滨,1951年成功制导了影片《白毛女》。美术设计刘宇光,1946年毕业于"满影"电影专科学校,曾任长影第一任美术科长。相继在《党的女儿》、《上甘岭》、《火焰山》、《神秘的旅伴》、《大渡河》和电视剧《少帅春秋》等影视剧中担任美术设计。
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从此,东影开始大量译制苏联影片,为后来的译制工作奠定了基础。影片由袁乃晨导演,他是中国翻译片的开拓者。1949年5月译制。